沐浴意即洗澡,在古装电视剧中经常与“更衣”同用,指洗澡换衣服。而黄历中的“沐浴”却不只这个意思,而是指斋戒沐浴。古人在做重大事情前一般都会斋戒沐浴三天,以示自己的虔诚。因此,人们都会选定适合沐浴的黄道吉日再斋戒沐浴,2017年12月适合斋戒沐浴的黄道吉日有哪几天?现在就跟三通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。
沐浴吉日宜忌
公历2017年12月2日农历2017年十月十五星期六
冲蛇(丁巳)煞西
宜:祭祀 沐浴 馀事勿取
忌:诸事不宜
公历2017年12月3日农历2017年十月十六星期日
冲马(戊午)煞南
宜:祭祀 会亲友 嫁娶 沐浴 修造 动土 祈福 开光 塑绘 出行 订盟 纳采 裁衣 入殓 除服 成服 移柩 启钻 赴任 竖柱 上梁 纳财 扫舍 栽种 纳畜 伐木
忌:入宅 作灶 安床 开仓
公历2017年12月12日农历2017年十月廿五星期二
冲兔(丁卯)煞东
宜:祭祀 沐浴 理发 纳财 进人口 栽种 扫舍 捕捉 畋猎 结网
忌:会亲友 安葬 入宅 移徙 安床 开市 行丧 出火 作灶 安门
公历2017年12月21日农历2017年十一月初四星期四
冲鼠(丙子)煞北(起名www.threetong.com)
宜:祭祀 沐浴 破屋 坏垣 馀事勿取
忌:嫁娶 移徙 入宅 探病 出行 盖屋
公历2017年12月24日农历2017年十一月初七星期日
冲兔(己卯)煞东
宜:祭祀 沐浴 作灶 纳财 捕捉 畋猎 安床 扫舍
忌:开市 斋醮 破土 安葬
公历2017年12月26日农历2017年十一月初九星期二
冲蛇(辛巳)煞西
宜:纳采 订盟 祭祀 沐浴 冠笄 合帐 裁衣 修造 动土 拆卸 移徙 入宅 安门 开仓 筑堤 开厕 栽种 纳畜 补垣 塞穴
忌:嫁娶 祈福 开光 掘井 安葬 行丧
沐浴礼仪的形成
沐浴,就是今日通常所说的洗澡,包括头、身、手、脚的洗浴。然而古人却分得极细,东汉许慎《说文解字》云:
沐,濯发也。
浴,洒身也。
洗,洒足也。
澡,洒手也。
所谓“濯”、“洒”就是洗的意思。据此看来,古代的沐浴与今日的洗澡的意义并不完全吻合,而只有把许慎对“沐”、“浴”、“洗 ”、“澡”的解释合起来,才是完全意义上的今日洗澡。
初民们当时沐浴只有下河一洗。随着社会的发展,人们逐渐养成了沐浴的生活习惯,至迟在商周时期的甲骨文和金文中都有“沐浴”的记载。沐,字形像双手掬盆水沐发状,会意为沐,是洗发之义;浴,字形像人置身于器皿中,并在人的两边加沙锅内水滴,会意为浴,是洗澡的意思。而用来沐浴的器皿有青铜器鉴,《说文解字》云:“鉴,大盆也,”盛水用作洗器,《庄子·则阳》有“灵公有妻三人,同鉴而浴”的记载。在铜镜尚未问世时,古人常以鉴盛水照容貌,甲骨文“监”(监、鉴为古今同字)像人俯身就皿照容之形。从“盈”字字形看,像人浴身于浴器中,与“浴” 字字形相近,稍不同的地方仅是“盈”字的浴器中“见足明示裸浴”(康殷《古文字源流浅说》)。“盈”字字形则向人们展示了先秦人用浴器沐浴的情景。
到了西周时期,沐浴礼仪逐渐形成定制。由于沐浴已经深入到社会方方面面,人们对沐浴有了深层次的理解,不仅仅把沐浴单纯地看做洁身净体,润肤养身;而视为隆重礼仪的先秦。祀神祭祖之前都要沐浴净身,这已是个定法,表示内心洁净虔诚,称之戒,亦称斋戒。斋戒之礼始于殷商,至西周已成定制,西周的戒礼十分隆重和考究,每逢重大的祭祀活动前要进行两次斋戒,第一次在祭前十日或三日举行叫戒,第二次在祭前三日或一日进行叫宿,均由专职官员主持一定的仪式,要求与祭者禁食荤腥,并沐浴净身,以示对神灵的肃敬。斋戒沐浴已是西周朝廷祭祀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,由专职官员执掌。这在《周礼》中均有记载。
沐浴与人们生活的行为规范密切联系在一起。《礼记·内则》载:“男女夙兴,沐浴衣服,具视朔食。”居家过日子,男女要早起,沐浴更衣。作为夫妇之礼则有“不敢共湢浴”,妻子不能和丈夫共用一个浴室,所谓“外内不共井,不共湢浴”。在家庭里还有尊老礼节,“五日则镡汤请浴,三日具浴。其间面垢,燂潘请靧(hui);足垢,燂汤请洗”。礼节规定,晚辈要五天烧一次温水为父母洗一次澡,每三天烧一次温水为父母洗一次头。这期间父母脸上如果脏了,要烧淘米水为父母洗干净;脚脏了,则用温水为父母洗干净。诞生礼仪中沐浴亦很重要,《礼记·内则》载:“世子生,则君沐浴,朝服,夫人亦如之。”又载:“公庶子生,就侧室,三月之末,其母沐浴,朝服见于君。”太子出生,国君和夫人要沐浴穿朝服去朝见国君。载往来礼节中,沐浴亦是重要礼仪。《礼仪·聘礼》载:“管人为客,三日具浴,五日具浴。”又载:“飧不致,宾不拜,沐浴而食之。”管人接待来客,要满足客人三天洗一次头,五天洗一次澡的要求,主人用飧礼招待来宾时,来宾不用拜谢,但要沐浴之后再就食,以表示对主人的尊重。《礼记·玉藻》还规定“君子之居恒当户”,“日五盥,沐稷而靧(hui)梁,”“居外寝,沐浴。” 《礼仪·士虞礼》规定,举行虞礼祭前,参加祭祀的人要先洗头洗澡,所谓“虞,沐浴”。虞即虞礼,于日中致祭,以安死者魂魄的祭礼,是为虞礼。
周制,诸侯朝见天子,天子赐以王畿以内的供沐浴的封邑,叫做“汤沐邑”。《礼仪·王制》云:“方伯为朝天子,皆又汤沐之邑于天子之县内。”诸侯要再专供沐浴的封邑先洗头洗澡,然后才能去朝见天子,沐浴洁身以示对天子的尊重。一生以克己复礼为己任的孔子,对沐浴之礼身体力行,“孔子沐浴而朝”,早已为世人所熟知。
先秦沐浴礼仪的形成并臻完备,正是沐浴深入到社会、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总结,作为定制为世人所遵循,这在世界沐浴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,注重沐浴也是中国人的古老传统。
沐浴宜忌
清人石成金辑录《时历纂》,日用常行,种种杂事“每月一览,了如指掌”,是人们择日行事的指南,其对农历十二个月沐浴宜忌,都有注解。
正月:初八宜浴;初十沐浴,令人齿坚。
二月:上丙日洗头沐浴愈疾。初二沐浴光泽,不病不老。初五沐浴转健。
三月:初三沐浴吉,忌食诸鳞物。初六休浴无厄。二十七沐浴令人神气清爽。
四月:初七南 斗西斗降,宜浴。初八释迦佛生,沐浴吉。初九宜浴。
五月:初一沐浴不病不老。初四宜浴。初七宜浴,初八宜浴,初九沐浴长命。
六月:初一沐浴去病。初六忌沐浴,令体臭。初七北斗降,宜沐浴。二十二沐浴,去疾。二十七杞汤浴,至老不病。
七月:立秋日勿沐浴,今人之皮肤燥,生白屑。十一浴吉。二十三沐浴发不白,松。 二十五沐浴发不白。
八月:初三灶神生,沐浴,令人聪明。初七沐浴吉。初八南 斗降,宜沐浴。二十二燃灯佛生,沐浴却病。二十五沐浴却病。
九月:本月预收葫芦藤,侯除夕煎汤浴小儿,不出痘。二十鸡鸣时沐浴,令人辟兵。二十一柜汤沐浴,令人不病不老。二十六沐浴大吉。二十八马元帅生,宜沐浴,吉。
十月:初一宜沐浴。初八火星生,宜沐浴。十四沐浴,令人光泽无病。十八鸡鸣时沐浴,主长寿。
十一月:初七沐浴,至老光泽。十一太乙天尊生,忌沐浴。十五西斗降,沐浴吉。十六沐浴吉。
十二月:初一宜沐浴,初二沐浴吉。初八沐浴吉。十三宜沐浴。十五西王母降,沐浴吉。二十鲁班生,沐浴去灾晦。三十除日,用杞汤沐浴,不病。